國際文憑(IB)與英國高考課程(GCE A-Level, AL)是兩個備受國際認可的高中課程。不少學生和家長在升學時,都會在這兩個課程中作出選擇,為升讀大學作出最好的選擇。

那麼,兩個課程之間又有甚麼分別?學生又應如何為自己作出最合適的選擇?以下為大家逐一解構。

問題一:兩個課程的架構有何分別?

IB與AL由不同的考試組織所開辦,兩者在架構上也存在著相當明顯的分別。

從選科上,AL要求學生至少需要選讀三個學科,成績較佳的學生會選擇四科甚至五科。在科目的選項上,AL不設選科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興趣及未來大學的主修方向選擇高中修讀的學科。

相反,IB的選科制度則有更多限制。每位IB的學生都必須選擇六項學科,當中包括兩項語文類科目(其一須為文學類科目)、一項數學類科目、一項科學類科目、一項人文學科目,最後一項則可以從科學/人文及藝術類科目中間作選擇。

除了選修科目外,IB學生須提交一份4,000字的延伸論文(Extended Essay, EE)以及研讀一門知識論文(Theory of Knowledge, TOK),並須要參與課外活動及社區服務並取得一定時數,方能合格。

此外,AL的科目不一定設校內評核,公開試會作為最終升學的評核成績。相反,IB每一個科目都有大概20%作為「平時分」,學生需要提交一份內部評核作品,例如論文及實驗報告等,供學校批改後,再提交到國際文憑組織(IBO)作最後評分。

問題二:兩個課程分別適合怎樣的學生?

學生適合哪一種課程,取決於學生學習態度及能力。學習態度方面,可分為平日較為自律,會從每日的學習及作業中累積知識的學生,以及時間管理能力相對較弱,往往臨急抱佛腳的學生。

對於較自律的學生,選擇IB課程會是一個較佳的選擇。IB就像是一場為期兩年的長跑,學生需要在研讀六個選修科目期間提交大量功課,也需要做內部評核、TOK及EE等必修作業,方可到達終點。因此,對於平時勤力溫習及自律的學生,IB無疑更為合適。

至於時間管理能力較弱的學生,相較IB繁重的作業,AL只要求學生最少修讀三科,而且選科不設限制,學生可以揀選自己最有興趣的學科,在應對日常溫習及考試也會更加容易。

問題三:語文及數理能力不同的學生該如何選擇?

除了學習態度外,學生在不同學術範疇的能力,也是選擇課程的考慮因素之一。若以能力作依據,學生可分為兩個類別,分別是數理優於語文,以及語文優於數理的學生。

對於數理優於語文的學生,AL也會比IB更為適合。除了IB要求學生選讀至少兩科語文科外,其數理學科也要求學生撰寫論文及報告,不擅長文字表述的學生會較難適應。

對於語文優於數理的學生而言,我則建議以IB作為首選課程。我本身也屬這一類別的學生,當年在IB選擇中文、英文、數學、經濟、地理,以及環境系統等六個學科。

至於AL,儘管語文優於數理的學生也可選擇三科互有相關的學科,但由於就讀AL的學生較多來自英國,作為並非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的亞洲學生,則未必有太大優勢。

問題四:學校開辦兩種學科的情況如何?

在香港,並非每一間學校都有同時提供IB及AL供學生選擇。現時大部分國際學校都以IB為唯一高中課程選擇,只有為數不多的學校如啟歷學校只提供AL課程。部分直資學校如王錦輝則是AL及DSE雙軌制,至於英國學校如Wycombe Abbey及Sevenoaks則以AL及IB作為雙軌制,家長應從學校的教學歷史及成績作為選校的衡量。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