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nd Events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就與大家分享了一些看法,包括 選科 時應先了解心儀大學學科的要求,以及盡量以自己的興趣為依歸。今次就想與大家分享一下兩個比較現實的選科方向,也就是在公開試取得好成績的把握,以及學校能夠提供的支援。
IB選科方向三:好成績的把握
要順利升讀大學,選擇IBDP學科只是第一步。在選科過後,真正的挑戰才正式開始—包括兩年的密集式學習、公開試的試煉,以及經歷大學入學試及面試等關卡。因此,除了學科要求和個人興趣,學生在選科時還要考慮在公開試取得高分的機會。
IB學科的公開試成績,會分為1至7級,但在不同學科取得6分或以上成績的比例,卻會有很大的分別。
每個學年出版的IB Statistical bulletin,就會詳細列出所有學科於五月及十一月的公開試過後,學生取得不同成績的比例。只要簡單查看過去多年出版的報告,就會發現一些學科往往較其他學科更容易取得高比數。
比方說,每年大約有10%左右報考IBDP經濟科的學生能夠取得7分滿分成績,但卻只有5%的歷史科學生能夠考獲7分,這代表著要在歷史科拿下高分的機會率比經濟科低,也使在IBDP選讀歷史科變得更「不划算」。
因此,學生在為IB 選科下決定前,不妨先查閱往年的Statistical bulletins,了解自己取得高分數的機會,才作出最終抉擇。
IB選科方向四:學校的支援
越來越多學校開辦IBDP,但不同學校的資源及師資也會有著很大的差異。一般學校都會有其擅長的學科,相對下會投入更多資源協助學生,從往績可見,學生往往能夠取得較好的分數,但同時由於資源分配的影響,其他學科就會相對較弱。
學生選修IB學科時,除了學校過往的成績外,亦需要了解學校的師資水平,因為不少學校為了更好地分配資源,有機會將資源調配到較有把握的學科,而要求學生以自學的形式修讀其他學科。在欠缺老師支援下,學生依靠自學取得好成績絕對不易。